世界首条全线贯通式同相供电示范工程顺利应用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主导、铁五院参与研发的“新朔铁路巴准线贯通式同相供电工程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作为国家“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及“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该工程攻克了重载铁路牵引供电领域取消电分相、提升供电可靠性、降低运营能耗等多项技术难题,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电气化技术实现历史性突破,为全球铁路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全球首条128公里无电分相示范段落地
现场(电通院提供)
同相供电是一种新型牵引供电方式,不仅能取消电分相,减少机车过分相时的速度和能量损失,提高系统可靠性,而且能够解决负序、谐波、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
巴准线作为年运量超1.4亿吨的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传统电分相无电区制约着运输效率与安全。联合体各单位同心协力,采用 “贯通式同相供电+分段保护与测控”技术,在全线128公里实现全程无电分相,并且提高了供电能力,年节省电费超千万元。成为重载铁路绿色低碳转型的典范。
攻克系统保护难题
项目现场(电通院提供)
针对贯通后双边供电的特点,铁五院技术团队基于大数据仿真与动态负荷特性分析,提出分段保护与传统保护相结合的保护策略,针对各种不同工况给出相适应的整定值以及应急预案,确保故障切除的灵敏性及准确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构建标准化设计体系
项目现场(电通院提供)
依托项目实践,铁五院电气化专业团队系统总结技术经验,为提高今后同相供电系统设计的标准化程度,提升设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编制完成《电气化铁路同相供电系统一次图参考图》,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标准化设计蓝本,预计可提升同类项目设计效率40%以上。
巴准线示范工程的成功,不仅验证了贯通式同相供电技术的成熟性,更以中国标准引领全球重载铁路绿色转型,彰显了铁五院在同相供电领域的核心优势。未来,铁五院将继续以创新为引擎,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