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打造“山水共富绿廊”!

 时间:2025-04-16 【字体:

项目现场(衢州交通提供)

在“十四五”浙江省“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建设的战略布局中,351国道衢州段作为六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正以卓越的建设成效成为山区共富的 “金色纽带”。铁五院浙江分院通过全链条赋能和全方位技术支撑,助力衢江、龙游、开化、常山等区县先后斩获省级建设突出集体荣誉,为浙西山区打造了一条 “安全、美丽、富裕、和谐”的现代化国道样板,让351国道(衢州段)成为展示浙江山区共富的流动窗口。

四沿标杆:从战略工程到共富实景

项目现场(衢州交通提供)

作为浙江省“十四五”重点推进的“四沿”标志性工程,351国道衢州段肩负着“串起山区县、激活大花园”的使命。它横贯龙游、衢江、柯城、常山、开化5大山区县,辐射20个乡镇、249个行政村、32个产业园区及60余万人口,是衢州覆盖最广、带动力最强的“经济生命线”。铁五院浙江分院的设计团队以“一路一方案,一段一特色”为指引,将省级“四沿”建设导则转化为可触摸的实景:

安全底色:完成全线路标智能化改造、12处复杂交叉口渠化设计、50公里护栏安全提升,构建山区公路安全新标杆。

生态颜值:打造32处园林化景观节点,实施路肩整治、路宅分离、路田分隔工程,让60%的路段实现“车在画中行”。

服务升级:布局8个“共富驿站”、15处观景平台,实现 “50公里服务圈”全覆盖,年服务游客超50万人次。

卓越成效:项目先后助力4个区县荣获省级“四沿”建设突出集体,成为浙江 “四沿”工程的标杆样本。

设计赋能:让每条路成为“会呼吸的纽带”

在351国道从图纸到现实的蜕变中,设计团队匠心贯穿始终:

顶层设计:解码山水与共富的融合密码

主题破题:首创“G351山水共富绿廊” 定位,将衢州“四省通衢”的文化底蕴与“共同富裕”愿景融入路线,打造“龙游·荷韵古村段”“常山·柚香石林段”“开化·红色根源段”等5大特色路段,让每个区县在国道上拥有专属文化标识。

技术攻坚:攻克山区高边坡生态防护、隧道景观化改造等20余项技术难题,创新“海绵公路”设计,实现全线雨水收集利用率提升40%,获浙江省交通勘察设计创新奖。

细节雕琢:让地域文化触手可及

文化微雕:在志棠古村段设计“青砖黛瓦”景观护栏,于泽随古村节点嵌入明清建筑砖雕,为石佛乡、横山镇等历史名镇定制200余块特色标识牌,使国道成为流动的文化博览带。

服务创新:杜泽驿站集成农产品直播间、新能源充电桩、游客服务中心,石梁停车区融入“余东农民画”主题墙绘,实现“交通+文旅+民生”一站式体验,相关设计成为行业示范。

产业串联:“路通”到“业兴”的价值跃升

农产加速带:规划23条产业专用通道,为衢江盒马村蔬菜、常山胡柚小镇、开化龙顶茶产业园等搭建 “田间到舌尖” 快速通道,助力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30%,年助农增收超5亿元。

文旅黄金线:设计7条“快行慢游”支线,串联龙游石窟、根宫佛国、廿八都古镇等7个4A级以上景区,配套智慧导视系统,推动沿线文旅收入年增25%,偏远山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共富新篇:当设计匠心遇见时代使命

351国道的蝶变,是“四沿”工程与设计智慧的共生成果:铁五院浙江分院设计团队1000多个日夜深耕一线,完成20余版方案迭代、30余项技术创新,用精细化设计守护安全底线,以生态化理念留住青山绿水,让60万沿线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出行即旅行,路通即业兴”。

如今,这条“山水共富绿廊”上,智能交通标志指引着前行方向,特色景观节点讲述着地域故事,产业园区与驿站中涌动着共富活力。它不仅是一条物理上的通途,更是浙江“四沿”建设“交通强省、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在未来,铁五院浙江分院设计团队将继续以技术赋能“四沿”工程,在浙西大地书写更多 “路景人城”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