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扛真"鼎"!五院AI“九鼎”上线!

 时间:2025-04-23 【字体: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如何让数据“跑”得更快?如何让管理更智能、决策更精准?根据“自我需求为舵,经济实用为航”的研发策略,铁五院新一代全国产自主可控勘察设计协同工作平台2.0暨AI智能助手“九鼎”正式上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蓝图书写“智能答卷”。

九九归一,数字中枢

概念图(孙冀鹏 制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将“九”称为数之“极”——铁五院协同工作平台2.0,作为勘察设计业务数字化的支撑平台,是“数智五院”建设的智能化“母舰”。该平台的AI智能助手以“九鼎”命名,“九”字代表平台构建了涵盖“中枢基座、数据治理、协同引擎、创新孵化”四大层级、九大核心功能体系——包括微服务化数字中台、“组织-项目-资源”三维数据标准治理、勘察设计全周期数据统管、多专业协同设计沙箱、AI驱动智能解析、整合企业级共享资源、构建敏捷解耦业务架构、打造BIM+GIS融合数字孪生底座,以及支撑低代码创新的孵化平台。通过该体系,平台不仅实现了业务模块与系统数据贯通,也形成了“人-数据-系统-场景”全要素的数字化闭环,加速推动企业迈向全流程数字化生态建设新阶段。

1111.jpg

九大功能体系架构图(孙冀鹏 制作)

至此,铁五院协同工作平台2.0以“数字中枢”为核心理念,以“九鼎”立名——承载智能助手AI算法、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技术,建立通用数据环境为数据的“管理后台”,协同工作平台为数据“交互前台”,起到业务解耦和数据传承的“通联平台”。

四维优势,鼎力相助

“九鼎”勘察设计协同工作平台2.0具有云端协同、智慧核验、智能驱动、安全可控四维一体的优势。

在云端协同方面,能够实现跨地域、多专业实时交互,打破“信息孤岛”——通过合理规划用户工作空间,突破勘察设计文件精细化授权技术,项目团队可实时掌握不同角色工作情况,支持千人级分布式在线标注与批注,云端校审大幅缩短项目交付周期,协同效率提升40%,数据填报时间减少60%,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成为现实。

在智慧核验方面,突破轻量化技术和大文件增量传输等关键技术,实现DWG等成果文件在PC端,手机、PAD等移动终端通过浏览器线上校审。同时,构建“端到端”智能校审矩阵,将行业标准、政策法规与内控要求转化为结构化算法,实现合规性自动核验,辅助人工研判效率提升45%,实现“越用越智能”的进化生态,通过图纸审核数据训练AI九鼎智能设计助手,有效压缩研发周期。

在智能驱动方面,集成BIM+GIS+AI技术,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链条贯通,辅以智能装备自主感知与实时决策闭环,形成“数字模型驱动物理实体”的智能建造新范式。可实现构件级工程对象与GIS地理实体坐标系的“毫米级”对齐,引入图神经网络(GNN)处理复杂工程拓扑关系,例如在隧道群施工模拟中,可提前预判80%以上的潜在风险点。

2222.jpg

国产化技术栈(孙继鹏 制作)

在安全可控方面,能够构筑数据安全“护城河”,全面适配国产技术。在初步运行阶段,从服务器端的核心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图形引擎,到用户端的桌面操作系统、CAD软件,全面适配国产品牌产品,破解“卡脖子”难题,做到自主可控。

“九鼎”赋能,智慧建造

九鼎者,非止算法之器,实为数智化转型的镇企重器。智能AI助手“九鼎”如“中枢神经”贯穿企业设计协同工作平台,与传统利用DeepSeek的单点工具化软件不同,“九鼎”实现了工程语义理解与自主决策闭环,真正跨过将AI引入复杂工程核心决策链的“代差”,对照现有系统完成了动态能力跃迁的“升级升代”。

随着AI技术应用逐步成熟,铁五院数智化工作始终坚持全国产自主研发可控主动权,不轻易被困扰因素打乱节奏,从忙于“补短板”转为“筑长板”,研发团队借助AI技术提升软件研发、系统维护工作效率,先后在编码环境、业务流环境中接入通义千问、豆包等大模型,辅助日常软件编码工作。目前,“九鼎”已在铁五院正式上线,随着“九鼎”智能助手深度应用,铁五院将构建覆盖“规-建-管”全周期的数字孪生体系,全力打造基建行业具有代表性的AI训练开放平台。

未来,“九鼎”不仅是工具,更是铁五院打造“智慧企业”的载体,承载着“鼎新革故、鼎力前行”的深远寓意,以数字之翼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不断为“铁建智造”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