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战新】固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初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产值的持续增长,固体废物产量不断上升,资源环境和面临巨大压力,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固体废物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萌芽、启动和高速发展三个重要阶段,固废处理行业已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部分细分市场已逐步进入成熟期。
2025年是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我国固废产量大,种类多样,涉及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危废处置、环卫、土壤修复、再生资源等领域,目前我国固废处置产能缺口明显,行业的总体方向围绕固废管理的“三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垃圾分类政策的推动,催动固废产业链产业升级。
本文旨在对固废处理的行业背景、产业链情况、相关政策、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开展此类项目的重点关注事项进行探讨,期望能够对同类项目的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固废处理行业概况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又包括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且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工业固体废物。
图1 固体废物谱系图(资本部提供)
固废处理产业发展情况
(一)固废处理产业链包括上游供应端、中游处理端和下游市场端三个环节
固废处理产业上游主要包括产废单位、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及材料供应,产废单位是工业生产企业、农业养殖企业、商业服务企业等;处理设备包括固体废物焚烧设备、尾气净化处理设备、除尘设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污泥干化处理设备等;固体废物处置过程中可能需要的各种材料,如焚烧所需的燃料、净化处置所需的化学药剂等。
中游固废处理环节可分为固废分类收集、固废转运和固废处置,主要包括资源回收处置、焚烧、填埋等多种方式。
下游主要是废弃物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固体废物中的有用成分进行提取和再利用;最终处置是指对于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进行最终处置,如填埋或安全贮存。
图2 固体处理行业产业链(资本部提供)
资料来源: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二)固废处理行业市场情况
1.近5年一般工业固废产生量和处理量维持均衡水平
2019年至2023年,在《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确定的统计调查范围内,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在2020年触底后持续增长,2023年产生量42.7亿吨,综合利用量逐年上涨,2023年为25.8亿吨,处置量逐年下降,2023年为8.3亿吨。
图3 近5年一般工业固废处理产生量和处理量(资本部提供)
2.近5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处理量逐年攀升
2019年至2023年,在《排放源统计调查制度》确定的统计调查范围内,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2023年产生量10546.5万吨,年均增长率6.74%,利用处置量亦逐年上涨,年均增长率为8.64%。
图4 近5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处理量(资本部提供)
3.一般工业固废及工业危废产废行业集中度高
2023年,在统计调查的42个工业行业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5个行业的产生量合计为33.0亿吨,占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77.3%。
图5 2023年各工业行业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资本部提供)
2023年,在统计调查的42个工业行业中,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5个行业的产生量合计为7621.0万吨,占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的72.3%。
图6 2023年各工业行业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行业相关政策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固废行业作为环保领域核心行业之一,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对固废治理的扶持力度,规范行业发展。
1.审批审核方面
【国家核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九条“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的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第七十八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第八十条“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许可证”。
【行政法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第三条“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按照经营方式,分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颁发与监督管理工作”。
综上,按照《防治法》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要求,各省市需评估各地市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后,制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建设规划报政府审批,未来只有符合规划的项目才能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项目建成验收后即可进入运营阶段,无需办理经营许可证,根据《防治法》的要求,需取得排污许可证。
【专项规定——《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第六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第七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危险废物转移相关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专项规定——《排污许可管理办法》】:第六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实行综合许可管理”。
2.固废界定和处置方面
(1)法律定义
【国家核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一)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经无害化加工处理,并且符合强制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不会危害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或者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程序认定为不属于固体废物的除外。”“(六)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部门规章——《关于发布《固体废物分类与代码目录》的公告》】:第三条“本目录的一级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划分,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
【部门规章——《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5年版)】: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
(一)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生态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2)处置原则与要求
【国家核心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第五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污染担责的原则。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依法承担责任。”
3.补贴方面
【部门规章——《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21〕655号)》】:循环经济发展项目重点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报废汽车、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电池、废旧轮胎、废塑料等城市典型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降解塑料项目等。
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支持尾矿(共伴生矿)、煤矸石、粉煤灰、冶金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及收储运体系建设项目,以及农林剩余物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
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项目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15%控制。其中,秸秆(农林剩余物)综合利用项目、海水淡化工程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控制。
固废处理行业实施模式
目前我国固废处理行业实施模式主要分为三类:政府投资、特许经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近年来随着PPP模式的调整及新机制的出台,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实施的项目逐年减少,多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实施。具体运作模式采用BOT、BOOT或BOO的方式实施。
图6 特许经营实施模式图(资本部提供)
在特许经营期间,项目公司提供固废处置服务,通过市场化经营收取处置费用,实现项目盈利。此外,还可实现部分焚烧发电上网的电力销售收入以及其它相关资源化利用产品销售收入。
固废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一)固废行业发展挑战
1.技术水平受限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其中以无害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式。受限于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仍采用较为简单的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固废资源化发展与发达国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固废细分行业中的危废行业,其技术门槛高,当前处理技术尚不成熟,难以实现盈利。
2.处理成本较高
工业固废特别是危废行业,前期需大量的建设投资和运营资金,包括设备购置、场地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固废的处理成本将进一步增加,当前固废处理单价连续下跌,整体低于政府指导价,成本倒挂导致企业盈利困难。
3.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固废治理行业发展迅速,行业新进者日渐增多。我国市政固废处理行业一般为当地政府提供多种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受资源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当地未出现大规模新增垃圾处理需求的情况下,市政固废处理面临一定存量市场博弈。而受到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工业固废处置的需求增速下降、供给端产能快速扩张影响,工业固废处置市场竞争愈发加剧,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因此,固废治理行业整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行业利润空间受到一定影响。
(二)固废行业发展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
固废治理行业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与民生息息相关,政策支持与引导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固废治理产业规划、财税制度、垃圾焚烧电力销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我国固废治理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固废治理行业的监管力度,行业监管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一批围绕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固废治理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准入与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为我国固废治理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行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
2.创新技术引领
固废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些技术不但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管理效率,也提升了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效果,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将为固废行业发展开辟新路径,可通过优化固废处理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3.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持续攀升,工业固废的产出规模也颇为可观,这为固废处理企业提供了庞大的业务基础。社会对优质固废处理服务产生的迫切需求,以及企业对固废资源化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也共同推动了固废处理市场规模迅速扩容。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在固废处理领域与国际间的合作增多,拓展了市场范围,为固废行业带来了极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翟大伟.我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政策演进与模式创新[J].价值与理论实践,2024,12(6):95-101
[2]招商银行-环保行业之固废处理行业篇②:“新三类”重绘固废处置行业肖像
[3]工业固废网 固废处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4]2019年-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
备注:本文仅为研究人员观点解读,不代表公司观点。